薛凯琪演唱会不穿安全裤上台,薛凯琪的“尺度营销”玩明白了。是放飞自我还是生意算计?这年头,红是一门算出来的生意。薛凯琪在重庆舞台上不穿安全裤,镜头一切近,热搜瞬间爆了。前排门票从800炒到2500,黄牛一边骂一边收钱她根本不是失误,是精准控局。2025了,艺人早就不靠唱歌演戏单线发展,而是用话题换流量,用流量换票房,用票房换代言。她加一段重庆话互动,全场喊“巴适”,是把地域亲和力和争议感捆绑销售。你觉得她真性情,平台觉得有热度,品牌看到能带货。所谓“穿不穿安全裤”,根本和自由无关,而是把身体当成移动广告牌,每一帧镜头都是计价单位。她不怕你骂,就怕你不讨论。黑红也是红,骂声越响,票房越涨。这年头,底线是流量,分寸是生意。你以为她在舞台发光,其实她在后台算账。你说:“艺人营销”和“真性情流露”的界限到底在哪?评论区等你!